純正的哪噠香膏(馬可福音14:3-4)

哪噠(spikenard)
耶穌在被釘死之前所吃的一餐飯,是逾越節的晚餐,是猶太人很隆重的一個晚餐。而在吃逾越節晚餐的前六天,他來到伯大尼這個地方,到「長大麻瘋的西門」的家裡住,並且吃晚餐,晚餐中,馬大伺候著耶穌,而死裡復活的拉撒路,也坐在宴席中。(馬可福音14:3-4、約翰福音11:1-3、馬太福音26:6-10)

在那個時候,來了一位女子,叫做馬利亞,手裡拿著一個玉瓶,瓶子裏盛了一斤(大約今日的0.33克)貴重的香膏,叫做真(純)哪噠香膏,要來獻給耶穌。只見她將玉瓶打破,將香膏倒在耶穌的頭上,抹耶穌的腳,又拿自己的頭髮來擦耶穌的腳,屋裡便充滿著濃郁的香氣。

哪噠(spikenard)是一種生長在喜馬拉雅山上的芳香植物,一斤的純哪噠香膏十分昂貴,在當時要價30兩銀子,相當於工人300天的工錢。

耶穌的門徒猶大見到這個情景,就很不高興,便很酸的對馬利亞說,何必這樣啊?這樣使用香膏實在是太浪費了,買香膏的錢,還不如去賙濟窮人。這位猶大並不是真的很喜歡救濟窮人,他只是把焦點擺在用錢的方式與物品的價值上,他的價值觀(摻雜了人的想法)與馬利亞的價值觀(單純的獻上)截然不同,難怪過了六天之後,他以三十塊銀錢的價值,出賣了耶穌。三十塊銀錢,即30舍客勒(聖殿專用的貨幣),相當於等於120天的工錢。

耶穌對猶大說:「不要為難這個女子,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。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;只是你們不常有我。她將這香膏澆在我身上是為我安葬做的。」耶穌這樣回答,其實表示他早已知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日子很近了。

有解經學者指出此故事蘊藏著屬靈的原則。玉瓶代表著我們人的老我,而,打破的玉瓶,則代表著老我的破碎,即捨己,也就是走十字架的道路 ,香膏則是代表著聖靈。因此,人的老我必須被破碎,聖靈才會將人完全充滿。若玉瓶要保持完整,就無法流出香膏,因此人若要在生命中流露聖靈,就必須放下自己的老我、面子。

我們自己的想法,與剛硬的性格,往往攔阻了聖靈的工作,與上帝的心意背道而馳。也許很多時候,我們服事神,外表上是熱心,但因著我們個人的喜好與想法摻雜在裏面,就不純正了。直到我們完全放下自己,單純地為討主喜悅而服事祂,就會流出聖靈的祝福在其中。

在約翰福音12章24節中,耶穌也同樣地講出了這樣的屬靈原則:「我確確實實地告訴你們: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去,它仍然是一粒;如果死了,就結出很多子粒來。」



純正的哪噠香膏(馬可福音14:3-4) 純正的哪噠香膏(馬可福音14:3-4) Reviewed by 小呆羊 on 凌晨12:00 Rating: 5

沒有留言:

技術提供: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