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表神同在的約櫃(The Ark of the Convenant),在摩西時期,是放在會幕的至聖所中,之後,當撒母耳作士師,以利作祭司的時候(士師時代的晚期),約櫃被非利士人搶走了(撒母耳記上4:22)。
然而約櫃並沒有為非利士人帶來好運,反而使他們衰事連連,他們只好又送回來,最後放在基列耶琳(Kiriath-jearim),這樣一放就放了70年。直到大衛王的時候,約櫃才被大衛王從基列耶琳帶回耶路撒冷,但會幕以及會幕裡面所有的物件是放在基遍(Gibeon),在當時,基遍設立了邱壇(歷代志上16:39; 21:29),是獻祭的地方。
後來,所羅門接任其父大衛的王位,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基遍敬拜上帝,他在銅祭壇前犧牲了1千隻祭牲為燔祭,把祭牲全部燒掉在祭壇中,只有皮留下來。
關於古以色列的獻祭方式,請參見古代以色列人的五個祭:燔祭、素祭、平安祭、贖罪祭、贖愆祭 (利未記1-7章)。
所羅門王敬畏上帝的作為,得到了上帝的喜悅,上帝便向他顯現,問他想要什麼。難得的是,所羅門王向上帝求智慧,因為他希望能夠有智慧來統治國家、管理人民的問題,這種大公無私的心,上帝極為嘉許,因此祂不僅應允了所羅門王的請求,又加碼了財富尊榮的祝福賜給所羅門王。
所羅門王當時的心志很值得今日的我們學習,不先為一己之私而祈求神,而是因著愛人如己而祈求。應付生活上的大小之事,光是靠自己的聰明,難免遇到瓶頸,此時是否願意向神求智慧? 聖經雅各書第一章第五節也如此說:「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,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,主就必賜給他。」
所羅門王感心之餘,決定要為耶和華建聖殿。於是他去找推羅王希蘭,請他供應香柏木、松木與檀香木這幾樣材料。推羅靠近地中海邊,位於今日的黎巴嫩,那裏盛產木材但不盛產糧食,而以色列地盛產糧食,因此所羅門王與他們交易,請他們運送高級的木材,藉由海運往南邊運送到約帕這個地方,再從約帕經由陸路運到耶路撒冷。此外,推羅王也提供給所羅門王一位工匠戶蘭,協助建造聖殿的工作。
接下來,所羅門王便開始清點寄居在以色列的外邦人 ,總共是15萬3千6百人,分派他們負責成為鑿石頭的、扛石頭的,以及做督工的工人。
從這裡可以發現,當初所羅門王建造上帝的殿,不論是材料,工匠,以及工人與監工,都是從外邦來的,這預表了神的家 --- 今日的教會,是不分以色列人、外邦人的,是由所有人共同建立的。
此時材料、人力都備齊了,所羅門王就開始著手建造。歷代志下第三章中,描述了聖殿內部空間的大小:進入聖殿之後有個廊子,長10肘(一肘大約是50公分),寬20肘,之後是聖所,聖所的長度是40肘,寬是20肘,在之後是至聖所,至聖所這個區域,長寬高都是20肘。
當我們面對聖殿大門時,左邊的柱子叫做雅斤(南側),右邊的柱子叫做波阿斯(北側)。柱子是銅做的,直徑是4肘,其高度18肘。柱頂的部分高5肘,其頂端的部分雕刻著百合花的圖案,其下刻著網子與鏈鎖的圖案,下面又有刻著兩圈石榴,每圈100個石榴。
聖殿的外圍有三面蓋起來一個空間,當作儲藏室,稱作旁屋。此外也建造了祭司院和大院,還有三個院門。聖殿入口之外的空地就是祭司院,如果你站在祭司院,會看到聖殿門口有兩根大柱子,看到祭司院有銅祭壇、銅海,以及盆與盆座。銅祭壇的長寬都是20肘。旁邊有一個圓形裝水的銅海(代替以往聖幕前的銅盆),直徑是10肘,靠牆的地方,有盆與盆座,都是銅做的。
聖殿的外圍,比較大的場地叫做大院。從大院要走入祭司院要經過三個門:聖殿入口是西側,與入口遙遙相對的門是東門,右側是北門,左側是南門,這三個門也都是用銅包住。
銅祭壇是用來焚燒祭牲與祭物,其四週設有斜坡。所有的盆與盆座是用來清洗祭牲的臟腑與腿,每盆直徑4肘,盆的下方有銅輪,盆面有牛的圖案,可以盛裝40罷特的水。1罷特(等於1匹驢所能的負荷量)大約是22公升,所以40罷特是880公升的水。銅海是用來給祭司洗手洗腳的,直徑10肘,高5肘,可以盛水2000罷特,相當於44000公升,容量是盆的50倍。銅海的下方有水流出,供祭司在那邊洗滌。銅海的外圍鑄有兩圈野瓜圖案,每圈300個野瓜;銅海口的邊緣很像杯子的邊緣,又像百合花。
如果你進到聖所,就會看到左邊與右邊都各有五個金燈台、五張包著金的桌子,桌子上擺著陳設餅,這個陳設餅每個禮拜都要換新的。在聖所的前方,擺著一個金香壇,祭司在那裏燒香禱告。聖所的地板是松木所造,松木上再貼上金箔;牆壁的部分是石牆上蓋上香柏木,香柏木上再貼上金箔,牆壁上有天使基路伯(Cherub, 天主教稱為智天使)、棕樹、野瓜、初開的花的圖案,這些圖案代表著生命樹與伊甸園。
聖所與至聖所的中間,是內殿之門,這門是牆面的1/5寬,門的材質是石頭貼上橄欖木,橄欖木上再貼上金箔,門上有天使基路伯、棕樹、初開的花的圖案。內殿之門的中間有一條幔子,隔開聖所與至聖所。幔子是由藍色、紫色、朱紅色的線以及細麻所織成,上面繡著天使基路伯的圖案。此外,內殿之門的兩旁,都掛著金鍊子,象徵至聖所(生命樹)還是封閉著的。聖所的上方有窗櫺,使光從外面透進來,因此聖所是亮的。
至聖所則是一片黑暗,裡面擺著約櫃,約櫃的高度是1.5肘。約櫃的兩旁有兩個基路伯 (以西結書1:5-11),基路伯的高度是10肘。基路伯長得很奇特,有著人的形象,但有四張臉,兩對翅膀。兩個基路伯藉著他們的一對翅膀彼此相接,另一對翅膀則是遮著自己的身體,他們有兩隻手,長在翅膀下面,腿是直的,腳長的像牛的蹄。大祭司必須在每年的贖罪日(利未記16:29) 代表全以色列會眾進入至聖所獻祭,有關以色列的節期的詳細介紹,可參見耶和華的七個節期。
以下是仿造所羅門王聖殿的3D影片:
所羅門王一生榮華富貴,又有神所賜的智慧,深受上帝的祝福。可惜的是,由於他喜歡經商,曾把一些人送到埃及去,交換買了戰馬車,每一輛車價值600個舍克勒,每一匹馬要價150個舍克勒。在當時,一個奴隸可以賣30個舍克勒,因此一輛馬車的價錢,可以買20個奴隸,一匹馬的價錢,可以買5個奴隸,馬比奴隸還要值錢。之後,所羅門王把車馬轉手賣給了赫人諸王與亞蘭諸王,賺了不少錢。此外,所羅門王也喜歡女人,因此他所納的妻妾很多,不只娶色列女子,也娶了許多外邦的女子,共有700個妻子,300個妾。這兩件事情違背了上帝的旨意:
只是王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,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,為要加添他的馬匹,因耶和華曾吩咐你們說:不可再回那條路去。(申命記17:16)
他也不可為自己加添妃嬪,恐怕他的心偏離了耶和華;也不可以為自己多積金銀。 (申命記17:17)
因為如此,國家就開始漸漸走下坡了。
然而約櫃並沒有為非利士人帶來好運,反而使他們衰事連連,他們只好又送回來,最後放在基列耶琳(Kiriath-jearim),這樣一放就放了70年。直到大衛王的時候,約櫃才被大衛王從基列耶琳帶回耶路撒冷,但會幕以及會幕裡面所有的物件是放在基遍(Gibeon),在當時,基遍設立了邱壇(歷代志上16:39; 21:29),是獻祭的地方。
後來,所羅門接任其父大衛的王位,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基遍敬拜上帝,他在銅祭壇前犧牲了1千隻祭牲為燔祭,把祭牲全部燒掉在祭壇中,只有皮留下來。
關於古以色列的獻祭方式,請參見古代以色列人的五個祭:燔祭、素祭、平安祭、贖罪祭、贖愆祭 (利未記1-7章)。
所羅門王敬畏上帝的作為,得到了上帝的喜悅,上帝便向他顯現,問他想要什麼。難得的是,所羅門王向上帝求智慧,因為他希望能夠有智慧來統治國家、管理人民的問題,這種大公無私的心,上帝極為嘉許,因此祂不僅應允了所羅門王的請求,又加碼了財富尊榮的祝福賜給所羅門王。
所羅門王當時的心志很值得今日的我們學習,不先為一己之私而祈求神,而是因著愛人如己而祈求。應付生活上的大小之事,光是靠自己的聰明,難免遇到瓶頸,此時是否願意向神求智慧? 聖經雅各書第一章第五節也如此說:「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,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,主就必賜給他。」
所羅門王感心之餘,決定要為耶和華建聖殿。於是他去找推羅王希蘭,請他供應香柏木、松木與檀香木這幾樣材料。推羅靠近地中海邊,位於今日的黎巴嫩,那裏盛產木材但不盛產糧食,而以色列地盛產糧食,因此所羅門王與他們交易,請他們運送高級的木材,藉由海運往南邊運送到約帕這個地方,再從約帕經由陸路運到耶路撒冷。此外,推羅王也提供給所羅門王一位工匠戶蘭,協助建造聖殿的工作。
接下來,所羅門王便開始清點寄居在以色列的外邦人 ,總共是15萬3千6百人,分派他們負責成為鑿石頭的、扛石頭的,以及做督工的工人。
從這裡可以發現,當初所羅門王建造上帝的殿,不論是材料,工匠,以及工人與監工,都是從外邦來的,這預表了神的家 --- 今日的教會,是不分以色列人、外邦人的,是由所有人共同建立的。
此時材料、人力都備齊了,所羅門王就開始著手建造。歷代志下第三章中,描述了聖殿內部空間的大小:進入聖殿之後有個廊子,長10肘(一肘大約是50公分),寬20肘,之後是聖所,聖所的長度是40肘,寬是20肘,在之後是至聖所,至聖所這個區域,長寬高都是20肘。
當我們面對聖殿大門時,左邊的柱子叫做雅斤(南側),右邊的柱子叫做波阿斯(北側)。柱子是銅做的,直徑是4肘,其高度18肘。柱頂的部分高5肘,其頂端的部分雕刻著百合花的圖案,其下刻著網子與鏈鎖的圖案,下面又有刻著兩圈石榴,每圈100個石榴。
聖殿的外圍有三面蓋起來一個空間,當作儲藏室,稱作旁屋。此外也建造了祭司院和大院,還有三個院門。聖殿入口之外的空地就是祭司院,如果你站在祭司院,會看到聖殿門口有兩根大柱子,看到祭司院有銅祭壇、銅海,以及盆與盆座。銅祭壇的長寬都是20肘。旁邊有一個圓形裝水的銅海(代替以往聖幕前的銅盆),直徑是10肘,靠牆的地方,有盆與盆座,都是銅做的。
聖殿的外圍,比較大的場地叫做大院。從大院要走入祭司院要經過三個門:聖殿入口是西側,與入口遙遙相對的門是東門,右側是北門,左側是南門,這三個門也都是用銅包住。
銅祭壇是用來焚燒祭牲與祭物,其四週設有斜坡。所有的盆與盆座是用來清洗祭牲的臟腑與腿,每盆直徑4肘,盆的下方有銅輪,盆面有牛的圖案,可以盛裝40罷特的水。1罷特(等於1匹驢所能的負荷量)大約是22公升,所以40罷特是880公升的水。銅海是用來給祭司洗手洗腳的,直徑10肘,高5肘,可以盛水2000罷特,相當於44000公升,容量是盆的50倍。銅海的下方有水流出,供祭司在那邊洗滌。銅海的外圍鑄有兩圈野瓜圖案,每圈300個野瓜;銅海口的邊緣很像杯子的邊緣,又像百合花。
如果你進到聖所,就會看到左邊與右邊都各有五個金燈台、五張包著金的桌子,桌子上擺著陳設餅,這個陳設餅每個禮拜都要換新的。在聖所的前方,擺著一個金香壇,祭司在那裏燒香禱告。聖所的地板是松木所造,松木上再貼上金箔;牆壁的部分是石牆上蓋上香柏木,香柏木上再貼上金箔,牆壁上有天使基路伯(Cherub, 天主教稱為智天使)、棕樹、野瓜、初開的花的圖案,這些圖案代表著生命樹與伊甸園。
聖所與至聖所的中間,是內殿之門,這門是牆面的1/5寬,門的材質是石頭貼上橄欖木,橄欖木上再貼上金箔,門上有天使基路伯、棕樹、初開的花的圖案。內殿之門的中間有一條幔子,隔開聖所與至聖所。幔子是由藍色、紫色、朱紅色的線以及細麻所織成,上面繡著天使基路伯的圖案。此外,內殿之門的兩旁,都掛著金鍊子,象徵至聖所(生命樹)還是封閉著的。聖所的上方有窗櫺,使光從外面透進來,因此聖所是亮的。
至聖所則是一片黑暗,裡面擺著約櫃,約櫃的高度是1.5肘。約櫃的兩旁有兩個基路伯 (以西結書1:5-11),基路伯的高度是10肘。基路伯長得很奇特,有著人的形象,但有四張臉,兩對翅膀。兩個基路伯藉著他們的一對翅膀彼此相接,另一對翅膀則是遮著自己的身體,他們有兩隻手,長在翅膀下面,腿是直的,腳長的像牛的蹄。大祭司必須在每年的贖罪日(利未記16:29) 代表全以色列會眾進入至聖所獻祭,有關以色列的節期的詳細介紹,可參見耶和華的七個節期。
以下是仿造所羅門王聖殿的3D影片:
所羅門王一生榮華富貴,又有神所賜的智慧,深受上帝的祝福。可惜的是,由於他喜歡經商,曾把一些人送到埃及去,交換買了戰馬車,每一輛車價值600個舍克勒,每一匹馬要價150個舍克勒。在當時,一個奴隸可以賣30個舍克勒,因此一輛馬車的價錢,可以買20個奴隸,一匹馬的價錢,可以買5個奴隸,馬比奴隸還要值錢。之後,所羅門王把車馬轉手賣給了赫人諸王與亞蘭諸王,賺了不少錢。此外,所羅門王也喜歡女人,因此他所納的妻妾很多,不只娶色列女子,也娶了許多外邦的女子,共有700個妻子,300個妾。這兩件事情違背了上帝的旨意:
只是王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,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,為要加添他的馬匹,因耶和華曾吩咐你們說:不可再回那條路去。(申命記17:16)
他也不可為自己加添妃嬪,恐怕他的心偏離了耶和華;也不可以為自己多積金銀。 (申命記17:17)
因為如此,國家就開始漸漸走下坡了。
所羅門王建造的聖殿
Reviewed by 小呆羊
on
凌晨12:00
Rating: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