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先知書共有十二卷,為何西阿書、約珥書、阿摩司書、俄巴底亞書、 約拿書、彌迦書、那鴻書、哈巴谷書、西番雅書、哈該書、撒迦利雅書、瑪拉基書。
其中有四卷是針對單一的外邦國家所發的預言。最早的一卷是約拿書,是針對尼尼微(亞述),在書中,我們看到神的恩典,之後一卷是那鴻書,也是針對尼尼微,在書中,可以看到神的公義,這兩卷書年代相差了一百五十年。第三卷書是哈巴谷書,是針對巴比倫。第四卷是俄巴底亞書,俄巴底亞書是舊約中最短的一卷書,只有一章,內容信息是針對以東這個外邦國家。
俄巴底亞的意思是「耶和華的僕人」。先知俄巴底亞所處的時期,是猶大即將亡國的時期,與先知耶利米的時期接近。耶利米也曾經對以東發出一個預言,在耶利米書49章19節,說將來以東會面臨如獅子般的仇敵前來攻擊,侵占以東之地,以東人將會逃跑,離開自己的家鄉。
以東(Edom)這個國家,是源自於以撒的兒子以掃(雅各的哥哥),由於以掃因為一碗紅豆湯而將長子的名份讓給了雅各,因此他便失去了以撒的祝福。後來以掃便往山區遷移,他的的子孫滅掉了原本住在西珥山的一個穴居民族,叫做何利人,從此他們便接管了西珥山,住在那邊了。西珥山的位置是在死海的南邊(在今日的約旦地區),從那邊開始一直往南,一直到最南邊的海灣,這塊區域便是以東的版圖,由於它是通往南邊出海口的必經之地,因此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以東的國都是佩特拉(Petra),還有兩個重要的城市,為提幔(位於中部)、波斯拉(位於北部),先知預言的時候,常提到這兩座城市。以東國成立的時間比以色列國早,在創世紀36章31節中記載,以色列人還沒有君王治理之前,以東便已經先歷經了八個君王了,因此,以東國在政治組織的發展,是比以色列還要更進步成熟許多。這八個君王分別是比拉、約巴、戶珊、哈達、桑拉、掃羅、巴勒哈南、哈達。有學者猜測,其中的君王約巴,可能就是約伯記裡面的約伯。
以東國的西北邊,緊鄰著猶大領地,和以色列人關係接近,雖然他們與以色列人原本有血緣關係,但對以色列人卻不太友善,起源於以色列人要進迦南的時候,這件事情記載於民數記20章14節,當時以色列人即將要進入迦南地,摩西就派使者去見以東王,希望能夠讓他們路過,並保證不會動到以東的農作物,也不會喝井裡的水,但是以東王不但拒絕,還想要攻擊以色列人,十分地不給面子。
根據聖經記載,以東人(Edomites)以出智慧人而聞名,並且有上帝的「認證」:
「論以東。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:提幔中再沒有智慧嗎?明哲人不再有謀略嗎?他們的智慧盡歸無有嗎?」(耶利米書49章第7節)
「耶和華說:到那日,我豈不從以東除滅智慧人?從以掃山除滅聰明人?」(俄巴底亞書1章第8節)
約伯有三個朋友:提幔人以利法、書亞人比勒達、拿瑪人瑣法。第三個朋友以利法,是提幔人,提幔就是以東國的兩個重要城市之一,所以約伯的三個朋友之中,最有智慧的是以利法。
雖然以東有許多優越之處,但卻因自恃其能而沒有敬畏上帝,因此逐漸走向滅亡的命運。在撒母耳記下8:13-14,以及列王記11:15-16中記載,以色列君王大衛發兵殺死了以東所有的軍兵,征服了以東,因此從那時開始,以東就必需臣服於以色列了。
直到南國猶大王約蘭(南國猶大約沙法王的兒子,北國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婿)在位的時候,由於他是個壞王,加上治理無方,以東便脫離南國猶大的統治,宣布獨立。(列王記下8:20) 關於約蘭王在南國猶大君王中的排行,請參見南國猶大歷任的君王。
西元前606年,猶大人第一次被巴比倫擄去,猶大地只剩老弱人民留存,因此以東人便幸災樂禍地佔領猶大地,於是以東國的版圖就擴大了。好景不常,阿拉伯的納巴特人(Nabataeans)卻也趁機前來佔領以東的舊地,建立了納巴特王國,將提幔城旁邊的佩特拉(Petra)立為首都,於是以東人便失去了故鄉,被迫逃往猶大南部,先知耶利米的預言果然成真了。
先知瑪拉基也有對以東發出預言,記載於瑪拉基書第一章2-5節。瑪拉基書的寫作背景,是在西元前433年尼希米返回巴比倫之後,再回到耶路撒冷之間的這段時間,請參見瑪拉基書簡介。先知瑪拉基說,儘管以東人想要重建被毀壞的故鄉,但上帝說,他們所建造的努力將會徒勞無功,他們的故鄉將會被後人稱作罪惡之境,以東人將會被後人稱作惹上帝憤怒的民族,他們的故鄉最後還是會荒廢,因為上帝要管教他們,使他們重新敬畏上帝。
由於土地被納巴提人佔領了,以東人便只好把猶大的南部作為國土領地,後來被稱為以土買。到了兩約時代,以土買地區被猶太人的馬加比王國所統治,所有的以東人都被迫要改信基督教,至此,以東人可以說是正式亡國亡族了。後來到了羅馬帝國時期,統管猶大的大希律王就是以東人,關於大希律王,可以參見大希律王 (Herod the Great) 家族一文。
在使徒行傳的時代,保羅曾經在大馬士革(又叫大馬色,為今日敘利亞的首都)宣教,那時候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想要捉拿保羅,保羅就從窗戶中,坐在筐子裡,讓人用繩子垂下去,幸而逃脫成功,那個亞哩達王就是納巴特王國的國王。
其中有四卷是針對單一的外邦國家所發的預言。最早的一卷是約拿書,是針對尼尼微(亞述),在書中,我們看到神的恩典,之後一卷是那鴻書,也是針對尼尼微,在書中,可以看到神的公義,這兩卷書年代相差了一百五十年。第三卷書是哈巴谷書,是針對巴比倫。第四卷是俄巴底亞書,俄巴底亞書是舊約中最短的一卷書,只有一章,內容信息是針對以東這個外邦國家。
俄巴底亞的意思是「耶和華的僕人」。先知俄巴底亞所處的時期,是猶大即將亡國的時期,與先知耶利米的時期接近。耶利米也曾經對以東發出一個預言,在耶利米書49章19節,說將來以東會面臨如獅子般的仇敵前來攻擊,侵占以東之地,以東人將會逃跑,離開自己的家鄉。
位於約旦的古城佩特拉(Petra),保存了2000年的遺蹟,為今日世界七大奇景。 |
以東的國都是佩特拉(Petra),還有兩個重要的城市,為提幔(位於中部)、波斯拉(位於北部),先知預言的時候,常提到這兩座城市。以東國成立的時間比以色列國早,在創世紀36章31節中記載,以色列人還沒有君王治理之前,以東便已經先歷經了八個君王了,因此,以東國在政治組織的發展,是比以色列還要更進步成熟許多。這八個君王分別是比拉、約巴、戶珊、哈達、桑拉、掃羅、巴勒哈南、哈達。有學者猜測,其中的君王約巴,可能就是約伯記裡面的約伯。
以東國的西北邊,緊鄰著猶大領地,和以色列人關係接近,雖然他們與以色列人原本有血緣關係,但對以色列人卻不太友善,起源於以色列人要進迦南的時候,這件事情記載於民數記20章14節,當時以色列人即將要進入迦南地,摩西就派使者去見以東王,希望能夠讓他們路過,並保證不會動到以東的農作物,也不會喝井裡的水,但是以東王不但拒絕,還想要攻擊以色列人,十分地不給面子。
根據聖經記載,以東人(Edomites)以出智慧人而聞名,並且有上帝的「認證」:
「論以東。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:提幔中再沒有智慧嗎?明哲人不再有謀略嗎?他們的智慧盡歸無有嗎?」(耶利米書49章第7節)
「耶和華說:到那日,我豈不從以東除滅智慧人?從以掃山除滅聰明人?」(俄巴底亞書1章第8節)
約伯有三個朋友:提幔人以利法、書亞人比勒達、拿瑪人瑣法。第三個朋友以利法,是提幔人,提幔就是以東國的兩個重要城市之一,所以約伯的三個朋友之中,最有智慧的是以利法。
雖然以東有許多優越之處,但卻因自恃其能而沒有敬畏上帝,因此逐漸走向滅亡的命運。在撒母耳記下8:13-14,以及列王記11:15-16中記載,以色列君王大衛發兵殺死了以東所有的軍兵,征服了以東,因此從那時開始,以東就必需臣服於以色列了。
直到南國猶大王約蘭(南國猶大約沙法王的兒子,北國以色列王亞哈的女婿)在位的時候,由於他是個壞王,加上治理無方,以東便脫離南國猶大的統治,宣布獨立。(列王記下8:20) 關於約蘭王在南國猶大君王中的排行,請參見南國猶大歷任的君王。
西元前606年,猶大人第一次被巴比倫擄去,猶大地只剩老弱人民留存,因此以東人便幸災樂禍地佔領猶大地,於是以東國的版圖就擴大了。好景不常,阿拉伯的納巴特人(Nabataeans)卻也趁機前來佔領以東的舊地,建立了納巴特王國,將提幔城旁邊的佩特拉(Petra)立為首都,於是以東人便失去了故鄉,被迫逃往猶大南部,先知耶利米的預言果然成真了。
先知瑪拉基也有對以東發出預言,記載於瑪拉基書第一章2-5節。瑪拉基書的寫作背景,是在西元前433年尼希米返回巴比倫之後,再回到耶路撒冷之間的這段時間,請參見瑪拉基書簡介。先知瑪拉基說,儘管以東人想要重建被毀壞的故鄉,但上帝說,他們所建造的努力將會徒勞無功,他們的故鄉將會被後人稱作罪惡之境,以東人將會被後人稱作惹上帝憤怒的民族,他們的故鄉最後還是會荒廢,因為上帝要管教他們,使他們重新敬畏上帝。
由於土地被納巴提人佔領了,以東人便只好把猶大的南部作為國土領地,後來被稱為以土買。到了兩約時代,以土買地區被猶太人的馬加比王國所統治,所有的以東人都被迫要改信基督教,至此,以東人可以說是正式亡國亡族了。後來到了羅馬帝國時期,統管猶大的大希律王就是以東人,關於大希律王,可以參見大希律王 (Herod the Great) 家族一文。
在使徒行傳的時代,保羅曾經在大馬士革(又叫大馬色,為今日敘利亞的首都)宣教,那時候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想要捉拿保羅,保羅就從窗戶中,坐在筐子裡,讓人用繩子垂下去,幸而逃脫成功,那個亞哩達王就是納巴特王國的國王。
俄巴底亞書的收信人:以東
Reviewed by 小呆羊
on
凌晨12:00
Rating:
沒有留言: